摘要: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很有可能上一个军阀屁股还没坐稳,下一个军阀就把前者赶下了台
今年最好的喜剧片是哪一部?
叉叉看了下榜单,基本都属于勉强能看的水平:
《长安的荔枝》——7.7分
《你行!你上!》——6.7分
《火锅艺术家》——6.3分
《人生开门红》——6.1分
越来越不好笑似乎成了很多国产喜剧片的困境
就当影迷们以为国产喜剧片逐渐沦为低质无聊代名词的时候
71岁的陈佩斯却用一用《戏台》告诉观众什么叫降维打击
超过5万人打出好评,评分更是到达了罕见的8.0分
凭借口碑实现票房逆跌
难怪有人评价陈佩斯对得起艺术家的称号,他再次把喜剧变得高级
要知道《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
在网络评分上,话剧版《戏台》的评分更是到达了夸张的9.0分
要知道开心麻花几部当家话剧《乌龙山伯爵》《夏洛特烦恼》也只有7分水平
可见《戏台》含金量之高
种种迹象表明,《戏台》已经基本锁定了年度最佳喜剧片
剧情上,《戏台》更偏向于借古讽今: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很有可能上一个军阀屁股还没坐稳,下一个军阀就把前者赶下了台
洪大帅(姜武 饰)刚刚占领北京城,正巧赶上有名的戏班子五庆班来京城演出
台柱子金啸天(尹正 饰)因为嗑药过头没法上台演出
阴差阳错下,洪大帅点名送包子的伙计大嗓(黄渤 饰)顶替金啸天登台表演
一面是洪大帅的枪子,一面是自己在戏曲界的名声
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 饰)不知何去何从
对于习惯了上来就直给的观众来说,《戏台》显然有些慢热
可正是这种慢热才让影片渐入佳境
大嗓在机缘巧合下成了戏班头牌,这种身份颠倒本身就极具话题张力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高在上的洪大帅甘心被老乡大嗓逗闷子,也是利用反差制造笑点
相比用网络梗和低俗段子逗乐观众的同类型影片相比,《戏台》站位高下立判
其实提到内地喜剧片,绕不开3个名字:
赵本山,冯小刚,陈佩斯
赵本山用一系列小品占据了很多人的春晚记忆,之后的《马大帅》《乡村爱情》更是用电视局奠定了地位。
冯小刚开创了贺岁档喜剧的模式,葛优+冯小刚+王朔的铁三角让京味喜剧成为票房宠儿
不过赵本山、冯小刚后期的作品缺乏创新,甚至靠不少荤段子增加笑点,俨然变得越来越低俗
相比赵本山、冯小刚,陈佩斯的地位和经历无疑更为传奇
在80年代,陈佩斯就是春晚小品的代名词
《吃面条》《拍电影》《羊肉串》中,陈佩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让观众见识到了小品艺术的魅力
之后的《胡椒面》,陈佩斯又用默剧的方式让小品增加了另一种可能性
《主角与配角》更是陈佩斯作品的巅峰,直到现在仍被不少人誉为最好笑的春晚小品
对于小品包袱内容的研究,陈佩斯一直不遗余力
这和他出生在艺术世界有很大关系
对于一些年长的朋友来说,陈佩斯和自己的父亲陈强曾经高度绑定
要知道陈强老先生曾是一代人的噩梦,反派的代名词
《白毛女》中黄世仁,《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
光是这两个角色就让陈强睥睨天下
正是由于父亲的演员身份,让陈佩斯一度被戴上了靠老子出名的帽子
好在陈佩斯用一系列作品堵住了大众的嘴
除了小品,陈佩斯在影视方面同样成绩耀眼:
《瞧这一家子》里,陈佩斯不仅实现了和刘晓庆的世纪同框,更是拉开了华语第一代喜剧电影的大幕
和父亲合作的《二子》系列,陈佩斯用北京青年二子的经历表现了改革开放,人们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时代变迁
《京都球侠》中,陈佩斯又打败同框的张丰毅、姜昆等人,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在聚集赵丽蓉、魏宗万、倪大红一众老戏骨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中,陈佩斯能把观众的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
陈佩斯在导演、编剧、演员几种职业之间能丝滑切换,这在国内喜剧创作者中十分难得
可惜,成也央视,败也央视
1999年,陈佩斯和央视因为版权、创作理念的不和,导致两者分道扬镳
缺少了媒体的曝光度让陈佩斯被蒸蒸日上的赵本上取而代之
所以才造就了赵本山“小品王”的时代,大众却忘了陈佩斯在喜剧领域做出的贡献
这些年,陈佩斯一直在幕后工作,可随着喜剧行业的更新换代,他更多像是见证喜剧小品发展的一块活化石
如今,《戏台》重新让观众把目光聚焦在陈佩斯身上
他的担子太重太重
和其他的商业大片电影相比,《戏台》明显太吃亏
没有一线巨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之前迫于压力,《戏台》只好从7月17日改档到7月25日避其锋芒
为了拍出《戏台》,陈佩斯倾其所有,朱时茂、潘长江等曾经的圈内好友更是奔走相告
可见陈佩斯为了这一部电影面临多大的压力
《戏台》虽然讲的是民国的故事,可内里还是陈佩斯把自己带入到剧情人物中
片中他饰演戏剧班班主一面要面对强权,一面又要估计老祖宗留下的行规,其实正是他当年的困惑
在恍惚间,观众突然意识到,陈佩斯已经不再是那个剃着光头的陈小二,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看完《戏台》,才让观众明白什么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戏台》对得起自己的高分
来源:叉叉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