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刷抖音的时候刷到网友在聊《戏台》的票房和陈佩斯新作,忍不住点进去看了个热闹。现在大家都追着短平快的内容跑,几分钟的段子、网络热梗,还真少有像陈佩斯这样老艺术家,专心把一出戏搬上大荧幕。
前阵子,刷抖音的时候刷到网友在聊《戏台》的票房和陈佩斯新作,忍不住点进去看了个热闹。现在大家都追着短平快的内容跑,几分钟的段子、网络热梗,还真少有像陈佩斯这样老艺术家,专心把一出戏搬上大荧幕。
《戏台》这部电影,其实是改编自陈佩斯打磨了十几年的话剧。剧里一共有三层小故事。最外层是军阀强行改编《霸王别姬》的荒唐事,妥妥现实版的“甲方爸爸要改结局”,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中间黄渤饰演的草根演员误入戏班,带着一股子局外人的真诚与笨拙,很像现在一堆素人网红,突然踏进演艺圈闹出来的种种笑话。最深一层,陈佩斯扮的班主在一帮人用枪威胁时,哪怕下跪也死死护着桌上的茶壶,那种坚持和体面,看着真让人心里一紧。
看表面是民国戏班旧闻,细品每个动作却全是当下影子。军阀逼演霸王自刎,和现在拍戏你明明想走悲剧路线、结果投资方非得要皆大欢喜,简直一摸一样。戏里唱功最牛的名角,最后居然被不会唱戏、藉着流量起家的小角色取代,这不正是如今演技派慢慢被网红抢戏的真实写照吗?陈佩斯特意留下了传统的京剧程式,把唱念做打拍得细致入微,各种挥水袖、亮相都带点倔强,不光不土,反而像在和全网快餐笑料杠上一局。
别看电影里笑料一波接一波,那种笑往往到了最后,却让人心里酸得不行。班主为了戏班子、为了传承,不管多低头都不放下自己的讲究。他那份执着和尊严,仿佛就是老一代艺术家最后的底线。演员为了艺术投河自尽,戏结束时陈佩斯蹲在角落红着眼眶,全是对理想守不住的苦涩。观众大笑之后,心里泛起一口苦水,嚼劲太足了。
3.6亿的票房,跟前几年那种一部喜剧动不动二十多亿确实是平静了点。但值不值这数字,一看就明白。这片子没有拼贴段子配抖音神曲,没靠网络热梗炒作,全靠匠心和剧本硬核撑场子。但也正说明,现在大多数人更喜欢简单粗暴的好笑梗,对真正有深度和坚持的喜剧关注越来越少。陈佩斯拍一部电影杀青后,自己在后台难过地抹起眼泪。那种孤独、那种怀念过去、放不下热爱的劲头,全写在背影里。
《戏台》说到底,是老一辈艺术家跟这个闹哄哄的快餐时代梭哈了一把。它不是只给人一次娱乐的消耗品,更像是一种对传统的守望和传递。等有天潮水退去,那些真正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艺术和喜剧,还得靠像陈佩斯这样的“孤勇者”,在慢慢等春天。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风姿卓越爱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