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一场主题为“笑看中国喜剧百年”的论坛上,多位嘉宾从1922年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谈起,说到2025年公映的《戏台》,对喜剧电影的渊源进行了一次梳理。
近日,在一场主题为“笑看中国喜剧百年”的论坛上,多位嘉宾从1922年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谈起,说到2025年公映的《戏台》,对喜剧电影的渊源进行了一次梳理。
这场论坛,让103年前公映的《劳工之爱情》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因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仅有零星片段存世,所以《劳工之爱情》已成现存最早可以完整放映的中国电影,讲述了一个青年木匠使用计谋,成功地让街头郎中同意将女儿嫁给他的故事,不仅有完整剧情,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剧片。
从百年前的电影里,寻找当下中国喜剧的文化精神源头,以及拍摄技巧与方法,这十分珍贵。看完《劳工之爱情》后,黄渤感慨道:“一百年前,我们为了欢笑作出过这么大的努力。”陈佩斯认为片里演员的肢体动作和丰富表情都与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酷似,电影演员在表演时和戏曲演员一样,都会习惯性地正面面对观众,“我们前面其实是有里程碑的,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欣慰的事”。宁浩则从导演的角度,认为百年前的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人物错位感、带喜感的谋略、心理的外在呈现等,在当下喜剧中均能找到对应,认为该片奠定了中国喜剧的基础。
一部百年之前的电影,之所以现在依然能够逗观众笑,并引发创作者的尊重,在于其创作立意、拍摄出发点、全面与工整等特点,在今天仍然具有严肃的启发意义。回顾不久前《戏台》公映时所得到的评价,会发现《戏台》的创作理念有不少与《劳工之爱情》是重叠的。如果喜剧创作者能清晰地知道中国喜剧的发展脉络,发现喜剧百年的巅峰与精彩时刻,或能对当下以及将来的喜剧有更深沉的思考和更长远的谋划。
在《劳工之爱情》开创喜剧片类型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喜剧片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1937年的《马路天使》、1947年的《太太万岁》被认为当时的代表作。受时代氛围与社会状况影响,这一时期的喜剧片,现实主义浓度颇高,批判性较强,与袁牧之所定义的“笑中带泪”喜剧美学高度吻合。喜剧片在这一时期产量较高,年均产出10余部,占同期电影产量30%左右。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喜剧产量有明显下降,喜剧功能转向“寓教于乐”,《今天我休息》《李双双》《大李小李和老李》等作品注重塑造“社会主义好人”,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喜剧的服务功能被强调。此后,喜剧沉寂,直至1979年《甜蜜的事业》出现。
20世纪80年代陈佩斯“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喜剧电影,如《父与子》《二子开店》等带来了中国喜剧的一个高光时刻,在经历喜剧沉寂之后,观众对于轻松、幽默、带有明显市井意味的喜剧有强烈需求,以陈佩斯为主角的喜剧片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冯小刚在内地掀起“贺岁喜剧”热,带动喜剧片成为消费主流。周星驰在香港制造“无厘头电影”热,进入内地公映后,港式喜剧对下一代创作者形成冲击与影响;2006年,宁浩《疯狂的石头》通过结构创新与黑色幽默元素风行一时,同类题材跟风者众多。2010年,《让子弹飞》以寓言手法增加了喜剧深度,为喜剧注入思考力量,但此风格喜剧片仍偏于小众,没能形成创作集群;2021年,《你好,李焕英》以温情喜剧创造54亿元票房奇迹,在此前后,“喜剧+”(“喜剧+悬疑”“喜剧+科幻”“喜剧+穿越”“喜剧+历史”等)的创作模式,在丰富喜剧片形式与内容的同时,也对喜剧电影的本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2025年,《戏台》以其追求工整的叙事风格,引人深思的悲剧内核,被认为是一部喜剧电影创作的纠偏之作。
究竟什么样的喜剧片,才是中国观众最希望看到的?这个问题目前看已经有答案,但答案又时常陷入模糊之中。中国电影体系一直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具体到喜剧片这个类型来看,更显缺乏明确的主导方向。喜剧电影具有天然的市场亲和力,但同时更容易被利益、舆论所左右,所以喜剧片创作时而达成共识,时而自相矛盾。人们有时候觉得,票房高的喜剧片就一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但隔一段时间又发现,缺乏现实主义背景、没有悲剧内核的喜剧又显得缺乏重心、轻飘无力。
自《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电影、《长津湖》这样的战争片、《哪吒》系列这样的魔幻题材相继成为市场主流后,喜剧片的占比与影响目前都呈萎缩状态。如何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如何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能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这成为束缚喜剧电影再次繁荣的难点。中国喜剧片,的确到了需要重新出发的时候。
此时,《劳工之爱情》的放映可以引领人们向后看,看见百年前喜剧电影的面貌;也能促人向前看,推动喜剧片铺陈一个有希望的未来。倪萍认为中国观众需要更多好的喜剧,现在市场上提供的优质喜剧还远远不够,相信她是基于对喜剧电影百年的理解,以及对观众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洞察而发出的声音。而想要拍出划时代的新喜剧片,就有必要对百年来中国喜剧片发展的酸甜苦辣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看到经验,发现曲折,找到灵感,寻求出路。
“笑看中国喜剧百年”论坛有几句貌似脱口而出的言语,现在看来具有千钧之重:一百年前,我们为了欢笑作出过这么大的努力;我们前面其实是有里程碑的;喜剧会一直陪伴我们……读懂了这几句话的深意,就会明白喜剧的价值,而了解了喜剧电影的历史,就很难不明白喜剧的存在意义。让喜剧片好看、多元、隽永、深刻起来,应成为喜剧片创作群体的一致追求。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小流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