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731部队这段历史咱们都不陌生,当年日军在黑龙江搞的细菌实验,活生生把中国人当“实验材料”,光是有编号记录的受害者就有3000人,没一个能活着走出那座地狱。之前也有过好作品,1988年的《黑太阳731》虽然镜头血腥,却把那种绝望和残忍拍得入木三分,豆瓣
这几天影院里的《731》像块烫手山芋,上映第一天就创下10项影史纪录,25.8万的排片量甚至压过了热门的《哪吒2》,票房一路冲到8亿。
可热闹劲儿还没过去,口碑就像坐了过山车,网上骂声一片,不少观众直接冲到电影官方微博底下喊“退钱”。
说起来,731部队这段历史咱们都不陌生,当年日军在黑龙江搞的细菌实验,活生生把中国人当“实验材料”,光是有编号记录的受害者就有3000人,没一个能活着走出那座地狱。之前也有过好作品,1988年的《黑太阳731》虽然镜头血腥,却把那种绝望和残忍拍得入木三分,豆瓣8.1分就是观众给的认可;1991年的《荒原城堡731》更是成了70后、80后的童年阴影,那些人体实验的画面,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后背发凉。
可这次的《731》偏偏走了条“新路”,讲了个小贩王永章被抓进实验场后,带着狱友越狱的故事。
姜武演的这个小贩,一开始还挺有市井气,耍点小聪明、有点小怯懦,可越往后越不对劲——日军的看守跟傻子似的,被个小孩用魔术骗得团团转;主角在石井四郎面前放屁还能全身而退;最后一群人在走廊里奔跑,小孩居然还飞了起来,好好的历史片变成了“奇幻越狱记”。
更离谱的是片中那个日本女军官今村佳代,历史上侵华日军就没有正式编制的女军官,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像从“抗日神剧”里抠出来的,行事逻辑混乱,三番五次放过主角,全靠“主角光环”硬撑。
咱们花钱进影院,不是来看“搞笑越狱”的。那些被活体解剖、被做冻伤实验的受害者,他们的痛苦不是用来当喜剧背景板的;那些刻在民族骨血里的伤痛,也不是用来给“奇幻情节”凑数的。导演说要“还原历史”,可真实的731里没有越狱成功的英雄,只有一个个被折磨致死的普通人;真实的历史里没有“手下留情”的日本军官,只有一群丧失人性的恶魔。这部电影里,本该沉重的历史被稀释成了轻飘飘的剧情,本该敬畏的生命被简化成了“工具人”,观众能不生气吗?
想起之前吴京说过的话,“主旋律题材只要讲出漂亮的故事,或者抓住某一种情绪做到极致,一样可以让大众信服和买单”。这话不假,《战狼2》《长津湖》能火,不是因为喊了多少爱国口号,而是因为它们拍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热血,让观众能共情。可《731》呢?它拿着最沉重的历史题材,却用最敷衍的态度去创作,既没讲好故事,也没抓住情绪,反而把观众的期待摔得粉碎。
有人说“不就是一部电影吗,至于这么较真?”可这从来不是“较真”的问题。731这段历史,是千千万万同胞用命换来的教训,是咱们民族永远不能忘的伤疤。拍这部电影,本该抱着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还原真相,让更多人知道当年的苦难,可现在却拍成了这样——国外观众要是看到这样的电影,会觉得这段历史是编的?还是觉得中国人在拿自己的苦难开玩笑?
现在电影票房还在涨,预测能到15亿,可票房越高,越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有些电影人对历史的不尊重,也照出了当下影视圈的浮躁。咱们不是不支持主旋律,也不是不接受艺术加工,可加工不等于瞎编,改编不能没有底线。
希望以后再有人拍这种历史题材,能多花点心思研究史料,多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想想,别再让“遗憾”变成“遗憾”。你怎么看这部《731》?是觉得确实可惜,还是有不一样的想法?评论区咱们聊聊。
来源:谨言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