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期档,喜剧大师陈佩斯执导的《戏台》备受瞩目,这位曾逗笑全国的男人,如今眉毛胡子花白,以71岁高龄杀回大银幕,看着像童年最爱的老字号突然重新开张。
今年暑期档,喜剧大师陈佩斯执导的《戏台》备受瞩目,这位曾逗笑全国的男人,如今眉毛胡子花白,以71岁高龄杀回大银幕,看着像童年最爱的老字号突然重新开张。
这部电影宛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民国乱世的众生相,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悄然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戏台》的节奏紧凑,毫无拖沓感,每一个情节的推进都环环相扣,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我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个充满荒诞与惊喜的戏曲世界里,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与好奇,急切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将近两个小时的片子,从开场到谢幕灯亮起,感觉时间飞逝。望着银幕上滚动的名字,耳边还飘着戏班里的胡琴声,那种意犹未尽的闷堵,压得人想对那个被枪逼到角落的世道说点什么。
《戏台》的故事很简单,时间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地点是三天换一个大帅的北京城,一个京剧班子正演着《霸王别姬》,却被一班扛枪的军阀砸场子,逼得胡乱改戏。
通过戏台上唱戏这个视角,由点及面,反映出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好好活着是多么的不易。每一个人物,或悲情,或无奈,或暴戾,或圆滑,无一不是为了讨口饭吃,好好生活。
京剧《霸王别姬》演了几百年,楚霸王的刚愎,虞姬的忠贞,早成了口口相传的经典。可洪大帅这个草莽,凭着手里的枪,硬是要楚霸王对着他的马靴下跪,要虞姬做他的姨太太。
懂戏的角儿们守了一辈子的规矩,抵不过一颗子弹;传了几百年的戏文,敌不过军阀一句老子爱看。最讽刺的是,台下的观众明明看得莫名其妙,却也跟着军阀拼命叫好。
班主侯喜亭的一句“人家有枪啊”,撕破了所有人的体面。
陈佩斯演的戏班班主,见军阀鞠躬如虾米,逢同行赔笑似弥勒,连对黄渤演的冒牌角儿都能挤出三分谄媚。
可当洪大帅逼他篡改《霸王别姬》结局时,这个胆小如鼠的人摸着戏服自言自语:“老祖宗的东西,真地道啊”。
如果以为《戏台》是普通喜剧,那就真的是把鱼翅当成了粉丝。话剧本子巡演十年磨了350场,观众评分高达9.0,这十年一剑的磨炼,让《戏台》将精华浓缩于银幕之上,保留了舞台张力的同时,又突破表演形式的限制,使故事情节更加精彩流畅。
有人说这片子是陈佩斯的自传,我倒觉得更像他的自嘲。戏里的陈班主圆滑了一辈子,进过皇宫演过戏,总说“咱五庆班从没不叫座”,到头来却对着乱改的戏文点头哈腰。
陈佩斯和黄渤两代喜剧之王的碰撞特别精彩,黄渤满嘴包子味唱荒腔走板,唐山话混搭京剧韵白,反差的张力很地道。
但电影里最戳人的不是洪大帅的蛮横,而是凤小桐的妥协。这位宁死不改戏文的男旦,最终为了保全戏班性命,穿着虞姬的戏服走上被篡改的戏台时,甩袖如刀:“我演!”。
他水袖一甩的瞬间,我突然明白:这世上最痛的不是反抗后的粉身碎骨,而是明知荒唐却不得不从的清醒。
我对余少群的印象还停留在隋唐英雄传的李世民,戏台里他扮演的凤老板如臻化境,看着感觉那就是他,身段也好,台词也清楚,表情也灵动,状态转变特别快,而且扮上之后是真漂亮啊,不愧是专业的!凤老板你太活了!
有几部分戏眼在他身上,他都很好的接住而且完成了,如果说,其他人负责喜剧里喜的部分,那他这个角色是承担了一点点悲的,但都被他很及时且优秀的拖转过去了,没有让气氛彻底落下来,在一个大家如此喜欢往喜剧里插悲剧的时代,竟然没有滥用悲剧,这很难得!
影片结尾炸出高级泪点:真霸王尹正与余少群在炮火中唱原版《霸王别姬》,房梁塌了也不停腔。背景是陈佩斯含泪的双眼,他终于挺直腰吼出全片最燃台词:“戏比天大!”
此刻才懂,所谓风骨,恰是卑微者死守的那点认死理的倔强。凤小桐沉水明志,金啸天以戏殉道,连油滑的班主都在炮火中找回初心。
艺术创作需要讲究基本法,作品要有更多人看到才能谈未来,陈佩斯也正是遵循这样的准则在拍电影。
当流量烂片把观众当韭菜割时,这倔老头偏要掏出真心,哪怕院线只给午夜场,哪怕须发皆白撞断眉骨。电影里他弯了一辈子腰,现实中却比谁都站得直。
最后想说,陈佩斯的电影是浓茶,苦得让人心颤。
来源:city电影站